近些年,苏州的城市格局正在不断发展突破。2012年,原沧浪区、平江区、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,吴江撤市设区,大城时代来临。站在更高的视野上,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,苏州“一核四城”又成为当前最新的城区空间发展战略定位。
2011年,苏州第11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“一核四城”的远大构想,会上指出:在未来五年,苏州要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,在做优做靓苏州古城的同时,重点推进北部高铁新城和南部太湖新城建设,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、西部生态科技城建设水平,全面提高中心 城市首位度。
其中,高铁新城定位为苏州北部核心板块,凭借京沪高铁的落地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推进,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迅速拔地而起成为苏州的北门户。
高铁新城成苏州第三大城区发展规划
在苏州一核四城的大背景下,苏州北站、京沪高铁、通苏嘉、地铁2号线聚集于此。高铁新城定位为现代都市城区、枢纽新高端服务业态区、生态可持续示范区,是继园区湖东、新区科技城之后的苏州第三大城区发展规划。
作为2012年11月管委会才挂牌的高铁新城,核心区规划范围东到聚金路、西至元和塘、南到太阳路、北至渭泾塘,面积28.9平方公里。
2016年8月,苏州重新规划了高铁新城东部的规划,功能定位为集生态居住、文化创意产业和综合保税功能于一体的高铁新城东部组团,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良好人居环境的生态居住区,以影视综合保税区设立为契机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创新经济产业区。形成“两核、两轴、三片区”的空间布局,叠合生态网络。“两核”——公共服务核心、生态绿核,“两轴”——城市公共服务轴、片区发展生长轴,“三片区”——生态居住区、文化创意产业区、城市发展预留片区。
产城融合再造城市价值
目前,高铁新城正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快速成长。不少人表示:“一个月不来,就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变化。”5年来,这里经历了高铁新城圆融广场的开业,已成为相城除繁花中心外的商业中流砥柱;期间,还有地铁2号线的开通、CCTV6电影基地的投用以及投资15亿元的环秀湖项目启动等。
CCTV6电影基地
高铁新城圆融广场开业
如今,一辆辆飞驰的列车、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高楼,组成了高铁新城的庞大规模。在建城之初,高铁新城便提出了“产城融合”的发展理念,作为产城融合的代表,这片土地已经带来了诸多的惊喜。
高铁新城电子商务产业园
仅2016年,高铁新城引进中集安瑞科等项目264个,注册总额110亿元(含基金),其中大市外注册资本12亿元,同比增长48%;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60亿元(含新城控股)。成功创建苏州新门户众创空间、江苏首家网络科技小额贷款公司、苏州大数据特色产业园、苏州相城影视产业园等品牌和平台,实现以“互联网+”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产值200亿元,同比增长16.3%;产业税收同比增长130%。
今年,高铁新城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的理念,继续聚焦南片区9平方公里发展,力促以商贸商务、生态休闲、创智文化等功能为主导的现代化商务区早出形象。持续推进新建及续建项目58个,计划总投资约434亿元(其中新城控股200亿元),力争年内完成项目主体封顶10个、竣工15个,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。
如果说,苏州的“一核四城”中的四城有一场较量,高铁新城或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。